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放歌踏青,追逐春天。
四月,裹挟着融融暖意与蓬勃生机
迈着轻盈的步伐翩然而至。
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
我们迎来了传统节日一一清明节。
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师生们相聚在一起,以春日的温暖润泽心灵,共同追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一起。
清明之诵:童声古韵寄情思
“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爸爸告诉我,是给过世的亲人扫墓的日子。”
“我知道,清明节要吃鸡蛋。”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稚嫩的话语中满是对清明的好奇与探索。
清明时节,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启了一场探索“清明”的诗意旅程。课堂上,老师的诵读声如灵动的弦音,时而激昂,时而低缓,抑扬顿挫间将古诗中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小朋友们则像渴望甘露的春芽,一个个仰着小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们踊跃地举起小手提问,妙语连珠,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碰撞。在这古诗古韵的熏陶中,孩子们体悟着追思之情,文化传承的种子也在他们纯真的童心中悄然种下,等待着生根发芽。


清明之趣:巧手绘蛋祈吉祥
“清明画彩蛋,寓意送吉祥!”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纷纷拿起画笔,在煮熟的鸡蛋上描绘五彩斑斓的图案。有的画上小花小草,展现春天的勃勃生机;有的画上可爱的小动物,传递对生命的热爱;还有的写上真挚的祝福,寄托美好的心愿。
“我的彩蛋是彩虹色的!”
“我要把彩蛋送给好朋友,祝他天开心!”
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到清明习俗的独特趣味,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





清明之艺:创意作品寄哀思
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黏土、彩纸和画笔等材料,创作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清明主题作品。有的孩子巧手捏出青团和嫩绿的小柳枝,栩栩如生,生动地呈现出清明的食俗文化;有的用彩纸拼贴出色彩斑斓的“春景图”,每一处色彩都抒发着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还有的孩子专注地折出纸花,庄重而肃穆,向英雄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表达内心深切的缅怀之情。
“老师,青团为什么是绿色的呀?”
“因为是用春天的艾草做的,象征着新生命!”一问一答间,知识在传递,情感在升华,孩子们对清明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清明之游:亲子踏青赏春景
“清明时节春光好,莫负青青柳色新。”假期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郊外田野、城市公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踏青之旅。小手拉大手,他们一同漫步在春日的暖阳下,探寻春天的足迹。
“爸爸快看!这片油菜花田好像金色的海洋!”
“妈妈,帮我拍张照,我要和小花合影!”
“奶奶说这个艾草可以带回家做青团呢!”
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在明媚的春光中自由奔跑,尽情享受着温馨的亲子时光与大自然的美好馈赠。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孩子们通过参与清明节的系列活动,深入地了解了传统习俗,真切地感受着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会了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这场丰富多彩的清明节之旅,不仅让孩子们领略到春天的美好,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这颗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文化之花 。
通讯员:姚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