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明春意浓,纸鸢敬传承——单集镇贺庄幼儿园大班清明节活动

  风筝,春天的使者。作为民俗文化之一,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在风筝上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寓意吉祥的图案,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值此春风摇曳,繁花尽染,草长莺飞,纸鸢满天飞之时,单集镇贺庄幼儿园大班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暨风筝主题系列活动。

  孩子们通过前期的亲子调查,查阅书籍、借助网络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历史和结构,学习了非遗风筝的制作过程。一张张洁白纸鸢在孩子们的手中翻转,对折、裁剪、绘画,体验制作风筝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将对先人的追思与春日的祝福融入作品。孩子们将画的风筝先后悬挂在了幼儿园的墙壁上,哇,快看快看,好漂亮的蝴蝶,还有金鱼的……你是怎么做的呀?你的好漂亮呀,孩子们、老师们都沉浸在风筝的世界里。

  “轻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清明放风筝寄托了人们祈求好运的美好愿望。有了自己的专属风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手牵引线,在老师的陪同下迎风奔跑,斑斓的风筝翩然起舞,文化的传承氤氲弥散,舞动的风筝和奔跑的身影相伴,绿色的悬浮地垫和蔚蓝的天空相衬,一次次的试飞,一次次的努力,一只只风筝带着孩子们的美好期盼,载着孩子们的灿烂梦想飞向蓝天……

  通过风筝系列活动的开展,既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体验了整个做风筝、秀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增进了孩子之间的情感,这将会成为孩子们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愿孩子们像风筝一样,带着梦想,乘风翱翔。

  撰稿人:耿楠楠

  审核人:张静静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