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万物萌动。为使幼儿能够生动了解惊蛰节气特点,贾汪区团结幼儿园大班组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惊蛰”节气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识、寻、绘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惊蛰的秘密。
一、惊蛰 节气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花开始绽放了,满树粉红的桃花,灿烂如朝霞,是春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哦!
二候仓庚鸣
仓庚指的是黄鹂,黄鹂身体的羽毛大多为黄色,明亮如太阳,叫声清脆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候鹰化为鸠
“鹰”泛指凶猛的大鸟,“鸠”指布谷鸟,古人认为春天的时候,鹰化为鸠;在秋天的时候,鸠又化为鹰了。当然,这是古人的想法,并不符合科学规律。
二、惊蛰 节气活动
(一)知·惊蛰
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如约而至,何为“惊蛰”?老师通过讲绘本故事、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多方面、多形式诠释了“惊蛰”的节气文化,让孩子们了解节气、走进节气,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


(二)寻·惊蛰
惊蛰,与大自然来一次美好的邂逅。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昆虫,在沉睡了一整个冬天后,昆虫宝宝慢慢探出脑袋,伸伸懒腰,出来活动了。大一班老师带着孩子们也走出活动室,探寻着它们的秘密。瞧,孩子们弯着腰正在草地里仔细寻找着“睡醒”的小昆虫,手拿放大镜,探寻着、研究着,寻找过后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瞧,大四班的“惊蛰驱虫游戏”趣味十足,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惊蛰时节驱虫的习俗,培养了健康生活意识。
(三)绘·惊蛰
“惊蛰到,万物醒”,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用巧手绘制的惊蛰景象吧!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和彩纸,精心制作风筝,五彩斑斓的风筝承载着孩子们对春天的期待。大五班的孩子们则用巧手创作出一朵朵明艳动人的迎春花,感受春天的气息。




(四)品·惊蛰
大三班的小朋友们迎来了“品惊蛰”时刻,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品尝着清甜多汁的梨。“惊蛰吃梨”,寓意着与害虫别离,也有着让身体康健的美好祈愿,孩子们在品尝中感受着传统习俗的独特韵味。品尝过后用剪贴的方式表现,看我们的小手巧不巧?






三、惊蛰 节气保健
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万物苏醒,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所以小朋友们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注意卫生,不要吃生冷食物,加热后再食用。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健也是十分重要的。
1.夜卧早起
春季日照时间渐长,应早睡早起,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让幼儿增加活动,但要避免孩子出汗太多,毛孔开泄,遭受风寒侵袭而诱发感冒。
2.春不忙减衣
惊蛰常有倒春寒现象,故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这个时候衣着可下厚上薄,穿衣遵循“背暖、肚暖、足暖,头和心胸要寒”的要领,以手脚暖、背后无汗为大原则。
3.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建议家长尽量避免小朋友饮用冰冻饮品及进食腻滞食物,从而减轻肠胃的负担,有效集中对抗肠胃病毒。除冰冻及腻滞的食物外,特别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可尽量减少乳制食/饮品,因为乳制类食品容易令肠胃感觉饱滞,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影响胃口。
4.多风干燥,避免上火
惊蛰时节,阳气会开始往外生发,畅行全身,促进幼儿的生长。如果幼儿体内素有寒邪,就会出现郁热,表现为咽部不适、咽痛、入睡难、睡眠不安等。
另外,春季多风干燥,要多喝水,切忌过捂,否则极易上火,加重郁热症状,表现为唇干、大便干燥等。
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惊蛰时节,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这万物复苏时节,愿孩子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