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
立夏冬至。
周而复始,
年年有余。
时光无声,
冬至已悄然而至……
一、认识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所谓“数九”,是指“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冬至三侯
一侯 蚯蚓结
在呼啸的冷风中土地里的蚯蚓也感到寒意,蜷缩着身体取暖静待来年的春暖花开。
二侯 麋鹿解
麋鹿的老角开始脱落,新的犄角慢慢长出,新陈代谢的规律藏在季节的变换里。
三侯 水泉涌
冬至阳气初生,虽然还是冰雪苦寒,但冰面之下已有泉水在流动。
二、走进 “冬至”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冬至习俗和节气特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冬至节气到来之际,我们开展了有关冬至的主题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开启了一场冬日之旅。

(一)乐享 “冬至”
围一方天地,生一炉烟火,饮一壶果茶,慢享童年时光。在这美好寒冬里,大一班的孩子们围炉煮茶,共话冬天赴一场“冬日约会”。
品一刻悠闲时光,享一缕炉火温度,和孩子们一起边吃边聊。把时光过得很慢,把幸福留得很久,让孩子们感受幸福生活应是“热气腾腾”!
(二)绘在 “冬至”
迎冬至,绘传统。大二班的孩子用画笔画一画温暖的冬至,将绘画的温暖进行幸福的传递。

哇,一幅幅漂亮的创意画就完成啦!


(三)食在 “冬至”
揉一揉,搓一搓,滚一滚,一颗颗圆溜溜的小圆子从我们的小手里变了出来。大三班的孩子们用神奇的小手将一颗颗小圆子变成一个个甜蜜的祝福。?


吃着自己动手制作的小圆子,感觉更加甜了呢!


(四)饺子到 温暖到
大四班孩子们自己动手体验了包水饺的乐趣,千姿百态、创意无限的水饺就出现在了小朋友的面前,有敦实厚重的、有别致精巧的,都裹满了浓浓的爱意,一张张笑容灿烂的脸庞,成为寒冬里一道最温暖的风景!



从劳动到享用,孩子们感受着成长的快乐。让我们尽情享用美味,体验冬至的浓浓幸福味道吧!


(五)品尝汤圆
冬至的第一碗汤圆来自大五班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吃汤圆喽~


啊呜一口,好吃的汤圆甜甜的,再来一口,美味的汤圆香香的,太好吃啦!


《指南》中指出:“利用中国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份属于他们的冬日快乐时光,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地传承下去。
三、小贴士
进入冬至后,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 空气湿度越来越小且逐渐干燥,我们经常会感到全身燥热,口唇发生裂口。
幼儿会因鼻腔内粘膜血管丰富及脆弱而常常出现流鼻血现象,还常常会出现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做好幼儿日常保健护理工作很关键。
饮食护理
1. ?孩子脾胃稚嫩,冬季在保证一日三餐正常进食的情况下,少吃油腻、不好消化的油煎油炸类食品。
2. ?孩子饮食以蔬菜为主,适量添加肉食。避免孩子肺热不能排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3. 冬季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且以时令蔬菜为主,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
4. 及时补充水份。冬季气候干燥,加上室内暖气,孩子容易发生口干、鼻干和咽干等缺水症状。
日常护理
1.及时给孩子增添衣服,不可再追求“秋冻”。但要注意适量增衣,孩子穿的衣服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
?2.冬季寒冷干燥,孩子皮肤易干裂发痒,洗完脸后要及时为孩子面部、手部涂抹润肤霜,这样能有效滋润、适度锁水,缓解干燥状况。
3.冬天孩子起床后会感觉喉咙干,容易咳嗽,在排除患病等原因之后,很可能是室内的湿度比较低引起的。因此,冬季需要对室内进行适当加湿。
疾病预防
?1.虽然是寒冷的冬日,但是适度的户外活动对于孩子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适度的运动可以助力体内阳气的升腾,对于孩子的生长、体抗力的提升都大有好处。
?2.流感是冬季流行的常见病之一,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经常用冷水洗手洗脸,增加耐寒能力。
冬至大如年,
人间小团圆。
愿幼儿园全体家长与幼儿,
快乐越数越“九”,烦恼统统溜走;
健康越数越“久”,疾病不敢存留;
冬至数九,幸福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