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滴皆用心
一角一落皆巧思
一墙一景皆教育
环境无声,教育留痕,如果环境会说话,那么幼儿园的环境一定是在诉说着幼儿园的故事……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不仅是幼儿的一百种语言的呈现,更体现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轨迹,随着环境育人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幼儿园的环境不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的作用,更是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教育的载体。伴着秋风徐徐,2024年10月16日至18日,团结幼儿园四有好教师团队环境观摩评比活动拉开了帷幕。
基于儿童 用心创造
在每个班级,幼儿是一个个小主人,环境是他们自己的环境,环境不只是一种观赏性的存在,更是一个温馨安全、有趣好玩、自主探究、快乐创造的互动空间。随着一个个活动的开展,老师和孩子们用自己的巧手,打造一个富有童趣并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环境。
每一个区域都是幼儿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是表演家、科学家、小画家……在专注、探究、创想、合作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幼儿的“参与式留痕”,让每一面墙变得可看、可探、可说、可延。孩子们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描绘出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之旅,使原本寂静的空间变成了富有生命力与教育意义的学习天地。

























走进现场 共话环境
走进每个班,各班老师当起了讲解员,她们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对本班幼儿的兴趣、环创设计理念、区域设置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阐述。
首先来到小班组。小班老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对班级环境进行了用心的创设。营造家一样的感觉,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的温馨和有趣。
班级区域环境注意与主题的链接,在各个区域都提供了相应的墙面支撑和留白,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操作、体验、获得经验的生长。班级环境布局合理,充分给予幼儿游戏活动的空间。材料丰富、有层次,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班级物品摆放整洁有序,幼儿可以方便的自主取放。


接着我们来到中班组。中班的环创紧紧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主题活动开展脉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着幼儿创作、探索的精彩瞬间。从满是活动照片、幼儿探究过程及表征作品,满满的主题墙上,我们感受着幼儿学习成长的痕迹,我们看见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智慧及同伴间的合作。在自然角的创设上,老师们为幼儿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多方位感知动植物的特征,感受生长的过程与变化。



最后我们来到了大班组。班班有特色,处处有亮点。大班教师把握儿童视角,利用教室环境、材料的留白,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在其中学习交往合作、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增强自信心,为幼小衔接做准备。在大班年级的区域中,幼儿学习合作意识和创作欲望明显增强,为此,在创设中有效地利用现有空间,教师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为孩子们创设出了一个又一个寓教于乐的自主区域,不仅能为幼儿交往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而且还能为幼儿交往提供协商、合作的机会,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当幼儿与环境随时、随心地发生互动,幼儿的发展便在区域中自然生发。



聚焦点评 不断成长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对每个班级的环境创设发表了见解,提供了自己的建议,大家都亲身感受到了适宜、可操作的环境对孩子才是有效的、润物细无声的。
最后,业务负责人沙主任、孟主任对各班环境创设的显著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认可老师们环境创设时的巧思与用心,同时也鼓励老师们多从儿童视角出发,把创设环境的权力赋予幼儿,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把环境创设的教育效能最大化。

环境之美,美在创造,
主题之美,美在内涵,
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儿童生活的空间,
更是儿童学习的空间,
让我们站在儿童视角,
以初心勾勒,用匠心施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