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进一步梳理班级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展示9月份主题活动的开展成果,提升教师对主题课程的执行能力及专业素养,推动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让主题活动更适宜、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2024年10月17日中午,孟主任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了主题课程回顾总结活动。

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浓厚的情感,家乡牵连着我们好多挂念与关怀。作为一名贾汪人,家乡贾汪对于孩子来说熟悉又有些许陌生。九月份,孩子参与《我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里,孩子们聚焦家乡特产,认识了各种可口的家乡美食,汇集家乡的人文景观,关注家乡的各大建筑。通过寻访、游玩,见识家乡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了解自己的家乡。


中班组的老师们在教研组长张贝贝老师带领下,从主题开展和教育目标出发,以《夸家乡》作为开头引子,引出每个班级在课程目标、主题环创、资源利用、家长配合、活动安排、课程反思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优缺点。大家一致认为:中班在音乐欣赏和音乐课程设置方面有些薄弱。孟主任针对中班年级组的问题,也一一做了回应和解决。大班和小班组的老师们也积极的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可行性方案。


解决方案如下:平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音乐教育和熏陶,可以多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有趣的音乐。例如:《捉泥鳅》等等。


另外,中班组的老师们认为还有一个教育目标达成的不是太好:幼儿对社区的概念有些薄弱,在爱护社区环境和感知周围环境这一块,不是太能很深刻的理解。
孟主任在这方面也给出了建议:可以让家长通过带领幼儿参观社区和周末游贾汪的形式来加深印象。

其他老师也说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例如:可以利用家园配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贾汪的过去和历史。可以参观“红楼”,增强幼儿家乡和周围环境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机会,让“老一辈”贾汪人讲述贾汪的历史,增加幼儿的知识储备。


接着,大班组的老师们根据她们的主题《我是中国娃》,每个班级的老师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自己在这个主题开展时产生的各种困惑和想法,孟主任带领全体教师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大班组在这个主题条件下开展的国庆节大型主题活动,对孩子们印象深刻:“传递国旗”“重走长征路”“苦尽甘来美食节”等等。让幼儿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对家乡对祖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


小班组的老师们针对《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主题,对幼儿的一些进步和改进的方面做了认真的研讨和回顾。有的班级把一日活动结合音乐和儿歌的形式,利用有效的儿歌提醒幼儿一些生活的常规,如:入厕用《上厕所》音乐等等,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孟主任对这次主题回顾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老师们的认真的工作精神提出了赞扬,并提出了对下一个主题即将开展的一些工作要求。老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这是幼儿园课程的原点和归宿。因此,在主题的每一个行进阶段,我们都做到“聚焦儿童”,将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每一次的主题回顾碰撞和讨论,都是下一次的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