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防校园欺凌 为成长护航——大许镇太山幼儿园“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地方,校园欺凌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为防止幼儿园暴力欺凌事件发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切实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大许镇太山幼儿园于3月21日积极开展了“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

  各班教师借助有趣的动画片对孩子们开展“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向小朋友们宣讲安全和文明礼仪知识,让小朋友们学会保护自己、善待他人。孩子们在趣味的故事中懂得了伙伴之间要友爱互助的道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小朋友认识到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危害性,增强了小朋友的安全意识,远离校园暴力和欺凌,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利保障。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小霸王”如何出现的

  1.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道德教育的忽视。

  3.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小朋友模仿。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肢体欺凌

  推、撞、踹、掐、捏、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2.语言欺凌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

  排挤、故意阻止一个人加入某个群体,成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

  幼儿应如何保护自己

  1.在幼儿园里,不当“小霸王”,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2.当别人欺负自己时,一定要勇敢地保护自己,对不友好的行为勇敢地说“ 不”。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寻求他们的帮助。

  3.当你的朋友遇到欺负时,你也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安全。

  老师如何做

  1.多关注幼儿,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2.对幼儿进行预防教育,教会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3.加强对幼儿的法治意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教育幼儿有问题第一时间呼救,告知老师和家长。

  家长如何做

  1.多一些沟通,了解孩子情况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亲密的人。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2.多一些耐心,坚持正面引导

  孩子犯错时,要耐心地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多一些引导,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多一些联系,加强家园共育

  经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反馈孩子情况,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注意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安全性,观看内容拒绝含有暴力语言、行为等。

  5.多一些陪伴,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当孩子被欺凌、被暴力时,及时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勇敢的说“不”。家长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且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孩子再次受伤害。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共育,让我们的孩子在交往中展示自己的魅力,感受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