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探课程故事,叙儿童本真——潇湘幼儿园课程故事分享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助力教师深度开展班本课程;进一步提高梳理课程故事的水平,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10月27日潇湘幼儿园开展了“探·课程故事,叙·儿童本真”的课程故事分享研讨活动。

遇见课程,精彩分享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老师们化成“讲故事的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追随幼儿兴趣,从课程缘起、课程实施、课程感悟等多个方面,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了生动详尽的展示。

高春兰 《初探小学,遇见成长》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特点不同的学段,对幼儿来说却是一个连续的进程,因此教师要积极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通过多种途径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高老师在《初探小学,遇见成长》活动中,通过讨论上小学的心情,绘画心中的小学,讨论我们的疑惑和担忧、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等环节,唤起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

王金巧 《我和鼻子的秘密》

  3-6岁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因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以致其自我保护意识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抠鼻子致其流血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纲要》中指出,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保护鼻子的安全意识,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一场有关鼻子的奇妙之旅。

张月玲 《小小值日生》

  在中班上学期的《我长大了》的主题中有这样一个主题目标: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值日生,愿意为集体效劳。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孩子们对于值日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一日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班里的小朋友乐于帮助老师、小朋友做事情,铺个桌布都争着抢着要去做…那怎样变“一时的兴起”为长久的习惯呢?又怎样让孩子们更好的当好值日生呢?《小小值日生》的课程就此展开。

交流研讨,对话课程

  分享结束后,老师们围绕课程故事撰写的关键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梳理课程故事的主题来源、如何发现幼儿探究的兴趣、如何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怎样更好的呈现出一篇课程故事等,老师们积极互动,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个好的课程故事是一份优秀的教育案例,一个好的课程故事是一份行动的指南,在结合文章的策略要点、课程的故事实例,进行的探寻、思辨、提炼中,老师们对课程故事撰写的关键点有了更多感悟。

  课程故事是一种回顾,课程故事是一种反思,课程故事是一种研究,课程故事是一种分享,课程故事还是一种成长。相信这种以分享课程故事为契机的活动,必将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提升课程创造力,让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