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幼小衔接 共赴美好——新元幼儿园幼小衔接家庭讲座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过渡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

  为减缓幼儿入学坡度,帮助家长科学育儿,缓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焦虑。2023年9月21日,新元幼儿园诚邀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研究团队核心讲师、北京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咨询师、教学训练指导师孙老师为大班家长进行主题为《科学的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

  孙老师以客观专业的角度为家长们答疑解惑,更有效、更科学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助力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有效实现家园共育。

  孙老师还建议家长们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以鼓励为主,和老师多沟通,做一个懂教育、负责任的家长。

  家长们在讲座中收获满满,纷纷记录下这满满的干货。

  什么是幼小衔接?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以下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身心准备

  向往小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

  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

  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幼小衔接中的认识误区

  1.幼小衔接是大班的事?

  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孩子习惯、能力、素养上的适应与衔接,形成这些习惯和能力需要家长和教师不懈的坚持,不是提前几个月可以训练的,更不是上小学那一天才开始的,而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时,就开始培养专心游戏、整理玩具、做事有始有终等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和孩子上学后的良好表现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家长应该珍视孩子在幼儿园时的各项活动,从一入园开始,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关注孩子倾听、表达等习惯的培养,密切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准备。

  2.幼小衔接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其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过早的学习小学课程,容易造成孩子对小学课程的兴趣缺失,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随着小学课程的深入,会使他们出现厌学、弃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任务等问题。

  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的游戏和活动,能系统进行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循序渐进自然地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转折期,切不可拔苗助长。

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

我们应以以幼儿为中心,

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

让幼儿长久受益,

也不必过度追求成长的“初速度”,

应以科学的方法为路径,

以爱护航,

陪伴幼儿快乐成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